
栖居
什么叫居住?海德格尔说:“人,诗意的栖居。”
如果说居住是满足肉体的需要,那么栖居则承载了灵魂的追求。居住其实很简单:肉体在物质世界里的容器,具象出来就是“家”——这是最原始的居住。而肉体所承载的灵魂,则需要我们把“居住”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,即精神的家园。这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。让你安心入梦,告别世俗纷扰。
这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天地。让你悠然自得,身心得到放松。这是我们对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 “功利”、“浮躁”的又一次抗争。设计能带来的,绝不仅仅是身体的居所,更应该是灵魂的栖息地。 本案作为一套一室一厅的二手公寓住宅,采光、动线、空间利用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我们通过结构上的改动,调整了空间的尺度。以进户门为轴线,串联起整个室内空间的功能分区。 地台高度形成的落差,自然形成功能区域的划分。在满足储藏功能的同时,也能带来生活的仪式感。比居住更贴近人的生活本质,这正是“栖居”所要强调的核心。 地台和沙发的组合,让空间有了更多的可能性。休闲、储藏、睡眠、展示…只因为这是家,哪怕再小,我们也不愿意将就。 墙面的长虹玻璃,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,形成视觉上的南北通透,解决了小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。 白色和原木材质贯穿整个居住空间,从而形成一种专属于家的独特气质,以一种明亮清新的视觉感受,创造出统一的美感。 分体式的组合沙发,既是客厅里放松的角落,也是隐藏的单人床。 圆形茶几和地毯的纹理,形成了平面与立体的呼应,空间也变得生动有趣。 餐椅的活动空间和通道进行了整合,空间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。




为了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居住习惯,我们对餐厅功能进行了折叠。需要时展开,依旧是功能齐全完善的餐厅空间。




长虹玻璃视口的运用,让空间在纵向维度得到进一步拉伸。光线穿过视口内外,带来截然不同的朦胧美感。

家具的框架结构,削弱了其存在于空间中的体量感,满足功能的同时让空间变得通透。




作为空间气质的延伸,白色贯穿了整个空间。意在凸显喧嚣背后稀缺的那份的宁静。这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。

▲原始结构图

▲平面布置图